这个行业是时候该净化了

发布时间:1970-01-01 08:00 来源:媒体滚动 原文链接:点击获取

在社交媒体、视频平台“冲浪”时,你刷到过探店视频吗?答案大概率是肯定的。

如今,网络社交平台发达,美食探店、酒店试睡、景区试玩、超市代逛等都可通过短视频分享出来并用以参考。在这些探店热潮中,诸多网红博主正成为消费意见领袖。

当刷短视频时,突然刷到一个美食主播探店的视频推介,并且主播还以惊喜的口吻说“味道不错价格公道”,这家店“值得大家去品尝”,你会不会立刻决定“马上就去这家吃”?

不得不说,美食主播探店模式有其独特的优势,不仅可以提高饭店的知名度,还可以让食客充分了解餐馆的美食,更能让美食主播赚得盆满钵满,可谓是一举三得。可随着探店主播人数激增,进入门槛低,出现了不少行业乱象:前有主播自称有600万粉丝要求免单被拒,后有主播“钱”字放心间,前后两张脸,评价不一。还有的探店主播甚至和商家事先合谋好,虚假营销欺骗消费者……

就在6月21日,江苏省消保委发布消费提示:探店乱象迷人眼,唯有真诚得人心。同时,江苏省消保委“喊话”探店主播,希望他们能够进行真实性的用户体验分享,以真实换信任,既利好自己,也利好行业发展。

的确,现如今社交平台上的各种主播探店鱼龙混杂,一些主播变身“消费者”视角,通过镜头,利用极具“氛围感”的营销方式向屏幕前的“吃货”们介绍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,从而引发消费欲望。

公正的探店评价,的确能成为他人的消费参考。可由于夹杂了利益,一些探店主播伙同商家“美化”产品、夸大其词,只展示好的一面,隐藏缺陷和不足,逐渐选择在灰色地带游走。

更有甚者,打着探店旗号的美食主播,以宣传餐馆的名义,要吃“霸王餐”。在吃完“霸王餐”之后,不仅要求免单,还要所谓的宣传推广费,如果要求得不到满足,就会威胁给差评,成为变相的敲诈。

作为一种信息媒介类的新兴职业,探店主播们必须注重自身品质和口碑,维护、净化好行业生态。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下,那些使“小伎俩”“小套路”的或许能谋取短期利益,但长此以往必然会被喷涌的信息“拆穿”“瓦解”。

同时,相关监管部门要落实监管责任,建立部门协同机制,倾听餐饮企业呼声,对涉嫌虚假宣传、甚至敲诈勒索的,要及时出重拳,依法依规进行处罚。相关平台也要落实主体责任和义务,对涉嫌炒作、带有虚假宣传性质的探店账号,应建立有效机制进行约束。

总之,真实、客观、公正是探店测评的基本原则,也是不可逾越的底线!

作者 | 辰彤

编辑 | 刘琦

监制 | 周山

点击排行